庆典策划知识
动画中的“演出”指的是什么?核心爱好者的必备知识
评价动画可以从多种角度入手,普通观众最关注的是剧情和制作,近些年作画方面的知识也被普及开来,在评论区中也能经常见到中村丰、松本宪生等人气原画师的名字了。但即使是在核心爱好者的群体中,讨论“演出”的也寥寥无几。本文将从动画赏析的角度,介绍“演出”这项充满魅力的工作。
动画的“演出”是什么?
动画制作的“演出”是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。作为动词,“演出”指的是将文本或者概念,转化为动画成品的整个过程。
作为名词,“演出”指的是负责执行上述行为的人员,每集TV动画都有一到两个“演出家”,他们相当于本集的“执行导演”。演出家不仅要关注动画制作的效果,也要负责给原画、背景、摄影、配音等相关的人员下达指示,同时还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情况下,严格的控制制作成本。
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案例来体会演出的工作,但在这之前我希望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,如果让你负责设计一个场景,内容是运动员在长跑中膝盖突然旧伤复发。你会怎样刻画他的痛苦,又会怎样把紧张的气氛塑造出来呢?
这个问题难不倒动画阅历丰富的观众,刻画痛苦可以通过面部特写实现,在此基础上更改人物跑步姿势,把细节做足即可达到相应的效果。而紧张气氛的营造,既可以通过侧面描写场外观众的紧张来实现,又可以加入背景音乐来增强叙事效果。如何取舍这些设想,如何把它们综合利用,又如何通过画面高效的表达这些意图,这都是演出家需要反复斟酌的。
《强风吹拂》集就正好有这样一个场景,演出家丝贺慎太郎仅仅用三个镜头和极少的作画张数,就将这种痛苦刻画得淋漓尽致。速度极快的镜头上抬,让痛觉传递的速度和方向与镜头运动达成了一致,也为下一个面部特写镜头打好基础。使用慢镜头+反色滤镜,打破了稳定平淡的氛围,不仅增加了紧张感,也突出了伤口的存在感。
这样出色的演出效果,需要分镜、作画、摄影这几个岗位共同完成,而负责规划并指挥好这些制作者们,就是演出家的工作了。所以说演出家有点像交响乐的指挥者,掌控着作品的成败。
“演出家”的职责与追求:
新番《别对映像研出手》讲的是高中生制作动画的故事,第9话的结尾主角浅草恍然大悟,“原来将机舱内画成一片漆黑,是为了展现天空的广阔”。虽然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,但她一直以来都在做着演出的相关工作。
演出这一行为贯穿于动画制作的始终,从动画概念阶段开始,主创人员就在讨论演出的方案了。之后的分镜、构图、作画、美术、摄影、配乐等每个阶段,都要演出家的指导与确认。
“分镜”相当于动画的草稿,有着描述镜头内容、确定运镜方式、备注台词音效、确认镜头时长等重要作用。早期的绝大多数动画,包括现在东映动画的很多作品,都是由演出家亲自负责画分镜的,现在由于制作工期压缩,不再需要演出家画分镜,但分镜依然可以看作是一种演出行为。我们平时提到的“镜头语言”、“构图技巧”都是与演出分不开的。
演出家也需要在会议中向制作进行、作画监督、美术监督、摄影监督、音响监督等人提出具体的要求。比如为了控制成本限制作画总张数,或者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采用3D背景等等,这些都是演出家的工作。但动画的成果,绝对不是演出家一个人的功劳。动画制作是团队工作,演出家提出的设想,需要其他staff配合去完成,各个岗位的负责人有想法也会向演出家反馈,并由后者进行确认和定夺。
演出工作的本质就是将动画中的所有要素综合利用,并完成最终的画面。“演出”追求的目标,是将作品的信息与自己的意图,通过画面传递给观众。
演出的赏析:
“演出赏析”是通过观看作品,感受演出意图、并分析表达效果是否恰当。观众们在对演出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,可以更加高效、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,也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去评价作品的优缺点。有的观众倾向于将“演出意图”理解为“镜头语言”,两者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,但也不能完全划等号。
道具、物品可以表达演出意图。《恋如雨止》开篇并没有介绍性的旁白,而是用一个坏掉的跨栏,暗示了女主角脚上有伤,同时也暗示了她与田径部曾经的关系。到了故事的结局,这个坏掉的跨栏再次出现,并用被用铁丝修好,它的象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场景可以表达演出意图。美术监督东地和生曾经提到过,在《朝花夕誓》的这个镜头中,背景中的桥与石塔的倒影,在水中共同形成了一个钟表的形状,象征着将两位角色分开的东西是时间,这是一个用画面表达意图的演出手法。
一组镜头可以表达演出意图。《吹响上低音号》的这一幕描写了铠冢霙敞开心扉走出心理阴影,她在镜头中被暗处被拉向亮处,光影的变化也是她心理的变化。在这里演出家的意图就是将画面与心理活动相结合,形成更好的视觉表现形式。
多组镜头可以表达演出意图。有时候单组镜头是不存在意图的表达的,只有将多组镜头放在一起,才能体会到演出家的意图。在《魔女宅急便》中,魔女琪琪来到大城市的前夜风雨交加,她蜷缩在阴暗的车厢中。第二天雨过天晴,琪琪打开舱门眺望远方的城市,画面的色调变得鲜明、空间也变得开阔。宫崎骏正是想用这种明显的反差,来更有效的表达此时此刻角色内心的喜悦,并将这些情感直接传递给观众。
一整部作品可以表达同一个演出意图。《利兹与青鸟》从影片的1分秒一直到分秒,这段时间内的所有镜头全部都集中于校园这唯一的舞台,就连校外聚会都是通过照片来进行展示的。用这种近乎苛刻的镜头安排,将微妙的压抑感保持了八十多分钟,直到最后两位主角走出这名为校园的牢笼,压抑感才得以释放。
当然,虽然演出贯穿动画的始终,但并不是所有的画面都存在强烈的演出意图。导演增井壮一曾经说过过他在《青春野郎》的剧场版中,追求的是一种日常生活般的真实感,所以采用了一板一眼的演出方式,这样循规蹈矩的作品就不太适合作为演出赏析的入门。大家可以先从演出痕迹明显的导演负责的作品开始看,比如出崎统、押井守、细田守、神户守、新房昭之等等,逐渐培养起主动关注演出的意识之后,再去尝试赏析其他的人的作品。
总结:
演出是决定动画观赏性的重要因素,但由于这个话题可以细分为分镜、作画、配乐等角度单独讨论,所以关注演出、讨论演出的观众非常少。但是,将所有要素综合起来,从演出的层面对动画进行整体分析、并体会演出家的意图,是非常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观影素养、并且很有趣味性的过程。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可以体会到演出的魅力,并在动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