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典策划知识
济南西关高跷队简介
济南西关高跷队简介
穆 斯 林 高 跷——济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
作者:谢 宏
一、历史渊源
高跷戏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华夏大地源远流长,也深深地扎根在齐鲁大地。据《列子·说符》篇记载,高跷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。宋国后被鲁国所灭,齐国又灭鲁国,随之高跷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也就在齐鲁大地广为流传,所以说,高跷源于齐鲁,溯于春秋。
高跷最早见于书端是叫“高瞧”,它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。人们在水田里劳作,用两根木头捆在腿上使之行走方便,当时叫“高瞧”,即人们看“他”要从低处往高处瞧,所以叫“高瞧”。后来这种道具传入社火活动,成为“高瞧戏”。经过历史积淀和语言学家整理,结合我国形声字的主要特点,在“尧”旁加“足”字,便创造了“跷”字,用道具命名更贴切,这样,“高瞧”便成了“高跷”。
在我国历史上,人们只要能安居乐业,就会有娱乐活动,社火就是其中的一种。随着社会商业活动的发展,府、州、县的商业繁荣,城市人口逐渐增多,农村的社火也发展到城市,成为城市春节期间花灯会的一项重要内容。由于高跷出人头地,鹤立鸡群,具有强烈的轰动效应,是花灯会上不可缺少的灯种。它的名字由农村社火变成花灯会上的高跷灯。济南民间至今流传着:出灯不出灯,就看高跷灯。可以看出高跷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社火时代的高跷仅仅是踩上高跷道具,化上妆,穿上好看的服装,配上几个小丑,在街上或空场上走走而已。发展到高跷灯时,就开始穿着京剧的戏装,画上京剧脸谱,配上锣鼓,有了表演的动作样式,而且动作惊险,花样翻新。
到了明清以后,高跷的角色具有了真名实姓,并且都有戏路情节,动作体现剧情,动作难度增大时也正是剧情高潮时,使高跷拥有了活生生的人物和故事,成了名副其实的高跷戏。
据一代代老人相传,在明朝中期济南西关就有人组织过高跷灯,至今大约有六百年的历史,此前是否有高跷灯就无从考证了。明朝自朱棣当皇帝定都北京后,老百姓享受了二百多年的太平时光。离北京较近的济南,其贸易、手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老百姓安居乐业,高跷灯也成为人们娱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。
经过代代传承,到了清朝中期,济南西关有一个长期在此地做生意的姓赵的富贾(原籍无从考证)对高跷灯做了一次大胆的改革。他在济南西关定居后,对西关一年一度的高跷灯情有独钟。他觉得西关的高跷灯有些单一,只有县官、丑婆、傻妞、傻小子,节目太少,变化也太少。后来听说鲁西南的高跷有些好剧目,便去了鲁西南采新纳优,带回了梁山四好汉(武松、石秀、燕青、林冲)作为四大侠,配合西关传统节目四蟹出演。每次演四蟹带四侠,效果很好,四侠得以发展,并流传至今。
到清末,经过传人周庆祥、马金海等指点,四侠的造型有了进一步的改进。塑造的四侠身穿黑色侠客服,头戴英雄巾,腰系英雄带,已呈现出完美的侠客形象。表演时加上高难动作,轰动性远远超过传统节目四蟹。
民国时,传承人陈增禄、马金海、王德海等独具慧眼,又把传统爱情故事《白蛇传》中的白蛇、青蛇、许仙三角色引入高跷灯。这样,高跷节目由原来的六、七个增加到十八个。人物形象丰满,情节曲折动人的高跷灯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跷戏了。
“文革”后,随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,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渐高涨。为顺应新形势,也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以市中起重队的回民马清元、金增海为主要成员组织起了济南西关回民高跷队,活跃在济南城区的大街小巷。后又有马清志、李长友、杨太祥、马俊义等,他们共同延续了这支队伍。那个时候,每到春节,济南市各个地方的群众都慕名到西关看回民高跷队的演出,对高跷队员们的表演赞不绝口。
上世纪年代后,由济南神捕马绪元和李长顺组织的回民高跷队,规模较之以往又上了新台阶。这一时期,社会大环境更好、交通也更发达,高跷队也有了众多外出演出的机会。每年腊月、正月及回民大节——开斋节期间,他们除了活跃于城区各个角落,还应邀演出于章丘、商河、平阴、济阳、长清等县市区;省内东至青州、东营,南到济宁、兖州、滕州、泰安,北到德州、聊城。全国范围内远到北京、天津、沧州等市也都留下济南西关回民高跷队演出的足迹,所到之处,均受到热烈欢迎,人们对西关高跷队的表演也一直赞誉有加。
济南西关高跷队延续至今已有近年的历史了,一直是一支老中青结合、民族团结的队伍。队伍中既有回民,也有汉族朋友。现在队伍中还活跃着一位岁高龄的汉族老人——乔学渭,他加入这支队伍已有近年了。他表演青蛇、白蛇,多岁的人,踩上高跷,扭起来,动作舒展,身段婀娜多姿,远看像十八岁的姑娘,谁也不相信他已多岁了;还有陈吉云、李长发两位老先生,他们也已近岁了,出演一对县官、丑婆,幽默风趣,让观众捧腹大笑;多岁的杨文辉演出打棒(武松),2米的腿子能作度骑马蹲裆、金鸡独立等高难动作,且动作潇洒大方。现在队中的年轻队员通过虚心向老艺人学习,亦继承和发展了西关高跷队的表演技艺,并逐步在演出中挑起了大梁。
经过近几年的长足发展,年,经济南市民政局批准,以李长顺为会长,朱广琪、杨文辉、金增强为副会长的济南市高跷协会正式成立了。这一专职机构的成立,使济南西关高跷队进一步走向了正规。年,应北京广播电台、崇文区人民政府的邀请,赴京参加了国庆周年的演出活动,年、年连续两次参加济南国际幽默周的演出,受到中外观众的好评,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。
二、基本特征
济南西关高跷队表演时的行进队形为“船形灯”形状,两头高,中间低,即形成文、武高,傻小子、丑妞矮的格局。出场人员为:踩跷队员人、锣鼓队员6人及若干辅助人员。队形排列:排头4付高腿子(高cm),是打棒(武松、十一郎等);中间4付文腿子(高cm-cm)、4付武腿子(高cm);最后又是4付高腿子(高cm)。表演内容及出场顺序:首先整队集体亮相,走圈;然后分别演出打棒,青蛇白蛇戏老艄公,花大姐戏傻小子,戏丑妞,县官、丑婆嬉耍等;最后以名队员叠罗汉谢场。
近年,济南西关高跷队在演出中又不断摸索、创新了高跷摔跤、高跷跑驴等为其他队伍所没有的独特的表演形式。
综合起来看,济南西关高跷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:
一、为奇特性,古诗云:看似寻常最奇崛。济南西关高跷所踩高跷腿子较高,高腿子(cm),占整个队伍的一半;中腿子cm左右,矮腿子也有cm高,队伍行进中气势壮观,观众不用跷脚也能看得清清楚楚,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。同时,人踩在这样的一对木制的腿子上还能进行各种表演,这对普通人来说即是神奇的事。
二、为惊险性,高跷较之秧歌、旱船、狮子舞、龙灯等民间民俗表演风险要大得多,踩的越高、动作越大、风险越大。济南西关高跷做动作、玩花样就格外惊险刺激,如踩着cm的高腿子做的金鸡独立、春燕展翅、二龙戏珠、四龙攀柱、四龙单腿串接,踩着cm的矮腿子所作的空翻、劈叉、就地十八滚、鲤鱼打挺等难度较大的动作,就使观众看时揪着心、捏着汗,看后大呼过瘾。
三、为艺术性,高跷不是杂乱无章,毫无秩序的,而是由鼓点指挥的。高跷队伍步调一致地整体行进,情节、表演的节奏要靠鼓点指挥;高跷戏无戏词,全靠演员面部的喜怒哀乐和肢体动作的无声表演,而所有表演也要靠鼓点来指挥,这也是高跷戏不同于其他戏种的独特之处。
四、为娱乐性,高跷是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,逢年过节,高跷队伍在社区中的火爆表演,给节日带来了众多的欢乐;五为历史性,高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,塑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,表演的内容是古代的民间故事及传说,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。
三、主要价值
一、济南西关高跷,清朝中期自鲁西南传人济南,至今已近二百年,为济南回、汉群众所喜闻乐见。逢年过节,热闹演出.为居民增添喜庆、热闹的气氛已成为一种传统,是群众想看、愿看,又不能不看的优秀游玩节目。
二、济南西关高跷,在其近二百年的传承过程中,所积淀的民俗、文化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。
三、在现阶段,济南西关高跷在社区的活动,也可达到渲染节日气氛,活跃群众生活,愉悦居民身心,融洽邻里关系的目的,在给群众带来高层次精神享受的同时,也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的文化品位。同时,对和谐社区的建设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四、高跷是勇敢者的艺术活动,踩高跷对培养勇敢精神,强健体魄也是大有裨益的。
四、项目现状
同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一样,济南西关高跷戏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。目前,困扰济南西关高跷发展的因素有两个,即人员和资金。
队中的老玩家都已七、八十岁高龄,有时还能下场给年轻人露几手,但他们的绝技绝活,虽经口传身授,但年轻人还不能自如掌握,有些就已经濒临失传。
济南西关高跷队每年开支2万余元,演员全都是义务演出,经费以自筹为主,名誉会长1万元,会长、副会长每人5千元作为基金,另有2-3家企业提供部分赞助。这部分资金,仅限于维持日常活动,还不足以推动西关高跷的发展。
五、传承与保护
为了使济南西关高跷戏得到有效的保护、传承与发展,济南高跷协会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,其主要内容如下:
为确保五年计划顺利实施,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措施,主要有:
1、成立济南市高跷协会,下设艺术指导、后勤保障等若干机构,以保护继承、发展济南西关高跷老的民族玩法。
2、确保每年投入2万元资金,用于济南西关高跷此项技艺的继承、保护和发展。
3、聘请相关行家进行艺术指导,抓好人才的培训工作。
4、配合重大节日积极开展活动,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艺术水平。
高跷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精华,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。保护它,发展它,是视美文化传媒应尽的责任。希望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,能带给视美文化传媒美好享受的济南西关高跷长久的发展下去。